- 2025
- 2024
- 2023
- 2022
- 2021
- 2020
- 2019
- Jan
- Feb
- Mar
- Apr
商舖買賣交投回升,有投資者伺機放售物業。利嘉閣(工商舖)投資部首席聯席董事陳頴嫻表示,獲業主委託連租約放售油麻地砵蘭街10至16號宜發大廈地下D、E號舖位及一樓A、B號舖位,地下舖位建築面積約1,600方呎,一樓舖位建築面積約3,300方呎,另平台建築面積約360方呎,意向價約4,500萬元,折合呎價約9,184元。資料顯示,舖位業主為資深投資者林清林及相關人士,於2020年底以3380萬元購入,目前由老牌潮州飯店紅伶飯店承租,每月租金收入約17.2萬元,若以業主意向價計算,租金回報約4.6厘。
來源:明報
中原(工商舖)寫字樓部表示,委託招標出售尖沙咀金巴利道80號全幢,截標日期為今年5月9日。
尖沙咀金巴利道80號全幢,地盤面積1897方呎,總建築面積19923方呎,意向呎價約8433元,總值約1.68億元。
資料顯示,物業由鄧成波家族持有,為鄧成波於2019年以3.3億元購入,現時願意以半價放售。
項目附現有賓館牌照一併放售,可作學生宿舍、酒店或服務式公寓營運。該項目1樓至12樓可提供45間客房,而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樓層則為商舖,以部分交吉及部分連租約形式出售;商舖現租予一所知名特色食肆。
來源:信報
美聯商業表示,觀塘One Harbour Square高層全層單位,建築面積約18972方呎,意向呎價約9000元,涉資逾1.7億元,連同12個車位及現有租約一併出售。
該行指出,上述單位坐擁啟德郵輪碼頭全海景,內部配備優質寫字樓裝修,適合各大小機構進駐。雖然物業現有租約在身,但租期可靈活商議,極具彈性。
One Harbour Square於2013年落成啟用,毗鄰觀塘港鐵站,周邊巴士及小巴路線四通八達,交通網絡完善。
來源:信報
鄧成波家族有全幢酒店物業以蝕讓價放售。該項目為尖沙咀金巴利道80號全幢,提供商舖及45間客房,意向價約1.68億港元,較約6年前買入價低約49%,截標日期為2025年5月9日。
中原(工商舖)寫字樓部唐苑雯表示,上述招標項目地盤面積約1,897方呎,總建築面積約19,923方呎,意向呎價約8,433元。資料顯示,業主於2019年以3.3億元購入,現時願意以半價放售。項目附現有賓館牌照一併放售,可作學生宿舍、酒店或服務式公寓營運。該項目1樓至12樓可提供45間客房,而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樓層則為商舖,以部分交吉及部分連租約形式出售;商舖現租予一所知名特色食肆。
唐續稱,尖沙咀全幢物業向來備受市場追捧,此次為該區目前市場上唯一完整業權及平價放售的全幢物業。而除旅遊業帶動需求外,近期政府放寬大專院校收錄非本地學生限制,預計2025/26學年非本地學生人數將增至8萬名,學生宿位需求亦急劇上升,預計未來5年將有超過兩萬個宿位短缺,區內酒店及宿舍類物業前景看俏,
若上述招標項目以學生宿舍形式改裝,由於房間面積較大,可塑性更高,宿位數目料可大增至約150個。此外,物業鄰近「韓國街」及美麗華廣場等旅遊消費旺段,對大面積的舖位租務需求較大,而項目地舖面積約3,500方呎,亦屬區內矜罕較大面積地舖,同樣具競爭力。
過去兩年,市場已錄得7宗酒店及賓館相關的全幢物業易手個案,當中尖沙咀漆咸道南117號珀薈酒店,於去年7月以約1.8億元易手,按該酒店提供63個房間計算,房價約285萬元,而新買家將會轉作學生宿舍用途。
來源:Money18
九龍東甲級商廈全層單位以折讓價放盤。美聯商業鄧少安表示,觀塘海濱道181號One Harbour Square高層全層單位,建築面積約18,972方呎,平均意向呎價約9,000港元,連同12個車位及現有租約一併出售;涉及金額逾1.7億元。
鄧又指,One Harbour Square由新鴻基地產(00016)及王氏國際集團聯手打造,上述單位坐擁啟德郵輪碼頭全海景,內部配備寫字樓裝修,適合各大小機構進駐。雖然物業及車位現有租約,但租期可靈活商議。
來源:Money18
有私人發展公司在上水活化一幢舊樓,改建為全港最大型勞工宿舍,合共提供逾500個床位,主要租予聘請勞工的公司。獅峰地產開發的上水勞工宿舍位於新豐路102號,共提供539個床位,配備高速Wi-Fi、24小時保安與閉路電視系統,並設有共用區域。
該公司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陳鄭臻橋表示,選擇在上水建設大型勞工宿舍,旨在緊扣北部都會區及大灣區基建的發展趨勢,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外勞住宿需求,同時將為跨境勞工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;而一站式的管理模式可以便利承租企業進行管理,同時降低租住成本,進而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招聘條件,長遠可增強企業的競爭力。
來源:Money18
「舖王」鄧成波家族續積極減磅,新近以低於買入價一半放售尖沙嘴全幢商廈。中原(工商舖)寫字樓部首席分區營業董事唐苑雯表示,獲委託出售尖沙嘴金巴利道80號全幢,地盤面積約1,897方呎,建築面積19,923方呎,意向呎價約8,433元,總值約1.68億元,較業主2019年以3.3億元購入低1.62億元或49%。
唐苑雯指,項目1樓至12樓可提供45間客房,而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樓層則為商舖,以部分交吉及部分連租約形式出售;商舖現租予一所知名特色食肆。另項目附有賓館牌照,將一併放售,可作學生宿舍、酒店或服務式公寓營運。
翻查資料,鄧成波家族2019年以3.3億元物業,購入後翌年以逾3.88億元放售,去年11月以低於購入價40%、約2億元放售,放售5年,現進一步調低售價至1.68億元放售,較購入價低約49%。
來源:明報
希慎興業(00014)及華懋集團合作發展的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利園八期,將設有全天候採光行人通道系統,貫通利園區至港鐵銅鑼灣站,沿途設有輕食外賣店及藝術裝置,行人5至7分鐘步程可直達利園八期。
項目特別委聘國際交通規劃顧問弘達交通顧問有限公司,負責為利園八期制定具體的出入口設計完善方案,並提升地面道路狀況,包括擴闊加路連山道及禮頓道,預計可提升區內交通效率最高達25%。
利園八期將為區內帶來升級工程,設有全新零售空間,匯聚商店及戶外餐飲,更包括60,000方呎綠化開放空間,將成為銅鑼灣嶄新綠色地標。利園區街道景觀將展現全新面貌,打造集辦公、零售及生活體驗於一身的社區。
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表示,集團植根銅鑼灣逾百年,致力全面優化利園區,將城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視為營運核心。利園八期融合綠色建築技術,提升銅鑼灣區內交通連接。配合新建的行人通道系統,為行人打造由港鐵站直達利園八期及整個利園區的無縫步行體驗。
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總裁曾殿科稱,華懋很高興與希慎合作,實踐共同願景,利園八期規劃的交通提升工程,包括建設有蓋行人天橋及優化通道網絡,集團致力於實現長遠的商業、社會和環境利益。
弘達交通顧問董事總經理林澤仁表示,項目在交通改道及街景優化方面突破常規,透過各方同心協力,優化利園八期周邊連繫,提升銅鑼灣區域暢達性。
來源:Money18
樓市走勢未明,樓價從高位大幅回落,吸引城中名人趁機撈底,其中有「宇宙G.E.M.」外號、有指今年8月將在啟德體育園「開騷」成為該場地首個開演唱會的華人女歌手鄧紫棋,上月份就以8500萬元購入東半山老牌豪宅利安閣一個實用近5000方呎的自製複式戶,對比該廈高峰期,接近半價入市,並為近8年來最大宗藝人入市個案。
上述單位為黃泥涌峽道12至14號利安閣,1965年落成,為樓齡約60年單幢式老牌豪宅,樓高12層,只提供24伙,全部單位原則劃一為實用2480方呎3房1套單位。今次成交單位位於中層上下樓層A室,合共實用4960方呎,料可遠眺跑馬地及大球場景。據悉,上手業主已把該兩個單位改裝成自製複式戶,以成交價8500萬元計,實呎僅約17,137元。資料顯示,有關單位新買家以TANG SZE WING作登記,與鄧紫棋原名鄧詩穎英文拼音相同,而參考買賣文件,新買家身分證號碼及簽名式樣,亦與鄧紫棋旗下公司G NATION文件內容脗合,即單位由鄧紫棋所購入。
低4年前該廈高峰價約一半
若以今次單位成交價,與同廈過往成交紀錄對比,一個實用2480方呎、樓層相若的B室,2021年9月曾以8050萬元易手,實呎32,460元,換言之今次G.E.M.入市呎價,足足較該廈高峰期大跌47%。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利安閣樓齡高,且規模不大,但過往亦有不少巨星入住,包括梁朝偉、劉嘉玲、關之琳、林子祥等,另填詞人林夕亦曾居於此。此外,立法會前議員、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胞兄劉醒雄,亦於2006年購入該廈一伙連車位,並於2020年以6500萬元沽出,實呎26,210元,帳面大賺4000萬元或1.6倍。
2017年底G.E.M.母2239萬購柏傲灣4房
2008年在港出道的G.E.M.,過往在港主要居於荃灣區,2017年底就曾斥約2239萬元以其母名義一手購入荃灣西柏傲灣一個實用1366方呎4房單位,實呎16,391元。雖然G.E.M.在港出道,但2014年憑《我是歌手2》在內地走紅後,主力在內地發展,有內地專業平台今年初就公布2024年演唱會票房前10位,G.E.M.《I AM GLORIA主題巡演》成功高踞榜首登頂,並統計出其演唱會入場人次逾300萬,創造票房逾25億元人民幣。早前就有報道稱,她將於今年8月登陸啟德體育園,成為首個在該場地開演唱會的華人女歌手。
事實上,近年市場不時錄得藝人入市,但對上一宗最大額成交,已要數到2017年9月藝人張智霖以9180萬元購入大坑大寶閣高層A室連兩個車位,單位實用2465方呎,實呎37,241元,呎價創屋苑新高。
來源:明報
市場再錄大額豪宅成交,其中淺水灣香島道33號雙號屋,實用5,039方呎,5房3套間隔,連2247方呎花園,新近以4.8億元售出,實呎95260元。該洋房由五糧液代理商銀基集團主席梁國興2005年以1.68億元購入,現帳面獲利3.12億元或1.9倍。
來源:明報